人民日报近期就公众关注的焦点议题,与华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进行了深入的面对面访谈。
谈及人工智能的将来展望,任正非指出,人工智能或许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最后一次技术变革,当然,能源领域的核聚变也可能成为另一种可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将跨越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无需忧虑,我国同样拥有众多优势。我国拥有数亿青少年,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总书记曾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总是以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要素,包括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先进的信息网络。为了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电力保障至关重要,我国在发电和电网传输方面表现优异;同时,通信网络也位居世界前列,东数西算的构想有望成为现实。
任正非指出,从根本角度来看,算法并非由IT从业者所掌控,而是由电力领域的专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家、煤炭行业的专家、医药行业的专家以及众多其他行业的专家所掌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进展迅速,预计将涌现出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型。
在任正非眼中,我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拥有发展潜力,众多芯片企业正全力以赴。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机遇尤为显著。他特别指出:“关于芯片问题,我们无需过分忧虑。通过采用叠加和集群等策略,我们的计算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于软件领域,未来将有成千上万的开源软件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图源:人民日报
以下是任正非访谈全文:
“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问:面对外部封锁打压,遇到很多困难,心里怎么想?
未曾设想,即便想了也无济于事。无需纠结于难题,付诸行动即可,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问:昇腾芯片被“警告”使用风险,对华为有什么影响吗?
我国从事芯片研发的企业众多,其中不少表现优异,华为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美国对其成就的夸大并不符合实际,华为尚未达到如此高度。我们还需不断努力,方能达到他们所赋予的评价。目前,我国在单芯片技术上相较于美国尚有一代之差,我们正通过运用数学手段弥补物理学的不足、非摩尔定律来补充摩尔定律,以及采用群计算技术来弥补单芯片的局限性,从而在结果上实现实用化的目标。
问:如果说有困难,主要困难是什么?
面对困难,这又何妨?毕竟,困难无处不在。回想刀耕火种的年代,又有谁会认为那不是一种挑战?石器时代同样充满艰辛。当人类还在使用石器时,谁能料到如今会有高铁的诞生?在我国,中低端芯片领域我们拥有机遇。众多芯片公司正不懈努力。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机遇更为广阔。在硅基芯片方面,我们通过数学来弥补物理的不足,非摩尔技术来补充摩尔定律的局限,借助集群计算的原理,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当前的需求。软件并非无法被封锁,它是由数学的图形符号、编程代码以及一系列尖端的算子和算法构筑而成,并无任何束缚。挑战在于我们教育体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未来,中国将拥有数百甚至数千种操作系统,它们将助力我国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
问:现在对华为赞扬的声音很多,对华为的认同度很高。
称赞我们时,我们承受的压力也不小。若有人对我们稍加指责,反而能让我们更加清醒。我们所生产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使用,自然会招致批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我们接纳他人的指责。只要批评是真诚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表示赞同。对于赞誉和指责,我们都不应过分在意,而应关注自己是否能够做得更好。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您在面对挑战与指责时展现出的坚韧心态,让我深刻体会到您内心那份强大的力量。您似乎并不在意是赞誉还是指责,始终专注于把事情做好。这或许正是华为能够走到今天的关键所在。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然而众人更应深入理解从事理论研究者的辛劳。他们往往孤芳自赏,鲜为世人所知,且其成果往往需数十年甚至百年方能显现。若无端对他们进行指责,实不利于国家之长远发展。我们应当给予理解与支持。需懂得他们的宽广胸怀,以及他们那伟大的默默奉献,这正是我国之希望所在。切勿一捧一压,从事理论研究者乃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
问:怎么看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需重视理论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此类研究非短期行为,通常需历时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缺乏基础研究,犹如无根之木,纵使枝繁叶茂,亦难抵御风雨。购买国外产品价格高昂,其成本中已包含他们在基础研究上的大量投入。故而,不论中国是否进行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这些资金是否能够直接支持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工作者。
关于基础研究,人们或许会感到困惑,难以立刻领会其价值所在,他们可能会质疑:进行这项研究究竟有何实际意义,它能带来哪些具体效益呢?
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全球能理解其内涵的人寥寥无几,对于那些未能理解的人,我们无需妄加评判。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线弯曲理论,直到一百年后才得到了证实。在贵州,有一位名叫罗登义的农学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研究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分时,他发现了一种富含维生素的野生果实——刺梨。当时的中国正值抗战时期,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较低,懂得这一发现的人寥寥无几。随后撰写了一篇论文,宣称刺梨被誉为维C的霸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贵州地区将其转化为一种天然富含维生素的刺梨饮品,这种饮品在维生素饮料领域被视为奢侈品,每瓶售价高达近百元,备受市场追捧。刺梨产业也因此成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至此,人们才真正了解到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罗登义在一张破旧的桌旁默默奉献的故事。
问:很多研究成果看似一时无关痛痒,最后往往都有大用。
理论科学家往往独处一室,我们需保持长远的眼光,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谅解。正如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上的坚持,黄大年致力于“探索创新、至诚报国”的精神亦然。他们的思想、符号和公式,能与之共鸣的寥寥无几。对理论科学家,我们应予以尊重,因为我们缺乏对其文化的了解;社会应当展现宽容,国家则需提供支持。
问:基础研究周期会很漫长,但企业是需要讲效益的。
我们每年投入1800亿用于研发,其中大约600亿用于基础理论研究,这部分不予考核。剩余的1200亿左右则用于产品研发,这部分则需要接受考核。缺乏理论支持,我们便无法实现突破,进而难以赶超美国。
问:这是一种长期主义,听说华为就有个“黄大年茶思屋”。
黄大年,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才华在我国参与海湾战争时得以显露。当时,美军直升机下搭载的吊舱,用于探测萨达姆在沙漠中藏匿的武器,并在战争爆发初期将其精准摧毁。经过一番搜寻,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吊舱竟然是中国制造的,源自黄大年在英国大学期间研发的探矿设备,后来被北约用于武器研发。于是,黄大年毅然决然辞去国外职务,回到国内担任吉林大学的教师。他自掏腰包,向学校申请了一间面积达40平米的居所,创办了茶思屋,并在此提供免费的咖啡,推行“一杯咖啡汲取宇宙能量”的理念。我们获得了他家族的许可,以他的名字命名,搭建了一个黄大年茶思屋的非盈利性网络平台,供大众免费查阅全球的科技资讯。此外,我们还向基础研究领域敞开大门,与众多院校展开合作。这些举措均属于战略性投资,不计较回报。在基础理论领域,我们内部设立了一套机制,不过具体何时能够完成尚不得而知,而且对于科学家们,我们并未设定任何具体要求。
“社会主义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社会”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及同领域专家指出,美国之所以未能拥有如中国般先进的高铁网络,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遵循的是资本主义路线,任何行为都以盈利为目的。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家推崇的是社会整体利益。高铁、承载重量的铁路、高效的电力系统、完善的高速公路以及通向农村的水泥路,遍布各地的水利设施、众多散布的发电厂……虽然这些项目并不直接带来丰厚的利润,却为构建一个繁荣的社会基础奠定了基石,对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对于那些存在竞争的商品,我们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来处理,借助市场竞争的力量进行调节,确保它们能够实现商业价值,并依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收,为社会作出贡献。对此,您的看法如何?
为何非得是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盈利?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推动社会进步。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否则,高铁、高速公路、水坝等基础设施将无法得以建设。
问:您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怎么看?
人工智能或许将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技术变革,尽管能源领域的核聚变技术也可能成为另一大突破。其发展历程将跨越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无需忧虑,我国同样拥有众多优势。
问:您怎么看这些优势?
中国拥有数亿青少年,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所在。总书记曾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作为基石。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关键在于拥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先进的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持,我国在发电和电网传输方面表现优异,通信网络也位居世界前列,东数西算的构想有望成为现实。
问:其他优势呢?
芯片的顾虑其实无需过分担忧,通过叠加技术以及集群策略等手段,其计算效果已与行业领先水平相媲美。在软件领域,未来将会有众多开源软件来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
问:怎么看中国的未来?
弗里德曼与我们公司告别,独自一人购买了二等座的高铁票,踏上了体验中国的旅程。归来后,他撰写了一篇名为《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的文章。
答:实际上,算法并非由IT专业人士所掌控,而是由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煤炭、医药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们所掌握。在实践领域观察,我国制造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进展迅速,预计将涌现出众多本土化的模型。
问: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国家提供什么支持?
依法行政,遵循市场规则,政府行为规范有序。企业专注于价值增值和技术创新,恪守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如此和谐的发展路径,将逐步释放经济的内在活力。
问:怎么看待开放与发展?
随着国家的日益开放,这种开放态势将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发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行政体系保持高度统一,政令畅通无阻。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统一的大市场成为可能,我们必将打破一切封锁,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