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奕来抖音了,牛鬼蛇神也来了。
1、大批碰瓷韦东奕的账号要遭殃了
北京大学数学领域的专家韦东奕,凭借一段仅有4秒钟的自我介绍视频,瞬间引发了全网的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助理教师、曾两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夺得双满分金牌的韦东奕,被誉为“数学天才”。然而,他的生活方式却极为简朴,近似于“苦行僧”。他不用空调,不开启灯光进行数学思考,常常以馒头为主食,饮用凉开水。这种鲜明的对比,使他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尊称为“韦神”。
近年来,韦东奕在成名之后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未曾注册任何社交媒体账号,将全部精力都倾注于数学的教学与研究中。
不久前,韦东奕意外开通了抖音,久未公开露面,仅发表了短短三句:“大家好,我是韦东奕,这是我新开设的账号。”
图源:韦东奕抖音
这条视频迅速吸引了全网的目光,粉丝数在一天之内增长了千万。到目前为止,韦东奕在抖音上仅发布了一则视频,然而他的粉丝量已突破了两千万。这充分显示了“韦神”强大的吸粉实力。
然而,正如俗语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成名,各种奇奇怪怪的人物便会纷纷涌现。瞧,韦东奕新开设的账号仅仅几天,便已涌现出众多企图借助韦东奕热度来吸引关注的账号。
一些账号如“韦东奕严选”、“韦神”、“韦神女友”和“韦小奕”,通过借用韦东奕的名声来吸引粉丝,甚至有人直接使用韦东奕的头像,趁机进行商品销售。
高考期间正值此刻,众多人纷纷涌向韦东奕的评论区,留下留言,渴望借此沾染学霸的幸运气息,而有些人则看准了这一商机。
该账号“韦东奕严选”,粉丝数达到18.7万,在高考第一天便推出了商品,那就是售价为9.9元一根的“高考幸运绳”。
此举激起了众人的愤怒,有人指责那些碰瓷账号为了追求流量和推销商品而毫无底线,并呼吁平台对这类碰瓷营销账号进行严厉惩处。
一些网友对此感到困惑,不幸的是,他们已经成为了受害者。同时,还有网友对此事进行了讽刺,直言“那些关注这个假冒账号的人难道都是傻瓜吗?”
此外,也有不少网友开始关注韦东奕的身心健康。
不禁有人质疑:在众人纷纷追逐韦东奕带来的热度之际,又有几人真正关心这位33岁的数学奇才的生活状态?他的牙齿缺失、镜头前的机械式自我介绍,这次开设账号,究竟是为了让他更便捷地融入世界,还是在不经意间消磨了他那份难得的纯真?“愿流量之潮,不要伤害那位一心沉浸在数学研究中的纯真少年。”
这些追逐热点账号引发的公众不快,促使抖音平台迅速采取行动,展开清理和整治工作。目前,在抖音平台上,众多与“韦东奕”同名的不良账号已无法被搜索到,甚至连之前提及的“韦东奕严选”账号,也已经更名。
针对“韦东奕严选”账号可能引发的消费者误导问题,客服人员表示,用户有权进行举报。平台将对举报内容进行审查,若核实存在违规行为,将立即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
律师指出,诸如“韦东奕严选”、“韦小奕”这样的名字显然是故意模仿韦东奕的真实姓名,并且采用了与他相同的头像,这很容易让公众误以为这些账号与韦东奕有某种联系,例如代言或授权,这样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他姓名权的侵犯。
尤其是那些从事带货的账号,即便其头像并非完全相同,但若其高度相似且指向性明显,加之其带货行为,便已构成对其肖像权的侵犯。此外,律师还着重指出,相关平台对于涉嫌侵犯肖像权的账号负有监管职责,若平台明知账号存在侵权行为却未及时采取删除措施,则需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经历了那股跟风热潮之后,人们不禁感到好奇,为何如此低调的韦东奕会决定开设账号?对此,他的堂哥作出了解释:这个账号实际上是在家人的帮助下申请的。他们打算利用这个账号来分享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韦东奕能够有更多机会与外界进行交流。
堂哥进一步阐明,开设账号的初衷并非为了追逐流量或从事商业行为,其真正目的是为了遏制恶意剪辑和造谣行为的扩散。近年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关于韦东奕的偷拍视频,其中不少视频被断章取义、恶意篡改后用于商业营销,这不仅严重侵犯了韦东奕的肖像权,同时也对他个人的形象造成了损害。
设立官方账号,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保护韦东奕免遭无谓的伤害。据韦东奕的堂哥透露,尽管账号已经成功开通,但韦东奕本人目前并没有计划开启直播,除非他本人有此意愿。
目前观察,那些试图利用韦东奕的热度来吸引关注的账号,都已经不再活跃,这使得韦东奕暂时减少了许多干扰。
2、网红难逃被流量裹挟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如同魔法,能让平凡人瞬间名扬四海,却也可能将他们拖入无法自拔的泥潭。
流量爆发时,最先受到影响的是个人生活的失衡。素人网红一夜成名,面对汹涌的关注度,他们的私密空间受到挤压,日常生活节奏亦遭破坏,不得不在流量盛宴中沦为“展示品”。
身为知名体育网红,全红婵人气爆棚后,无论行至何方,总会吸引众多粉丝的热切追随,甚至她的故乡也变成了热门的“网红圣地”。在今年她返乡欢度春节之际,遭遇了大量游客的狂热围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将村子围得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对此,全红婵于1月29日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恳请大家“保持理智”。
甚至有的网红为了追求关注,直播过程中镜头始终聚焦在全红婵的家中。去年九月,当全红婵返回故乡时,她家的门前日夜人潮涌动,成为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除此之外,众多网友纷纷上传视频、进行直播,更有甚者,有人甚至动用无人机对全红婵的住宅进行拍摄。
全红婵老家围满游客
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以2023年淄博的“鸭头小哥”为例,他因人气爆棚导致顾客过多,进而影响了营业,最终店铺不得不暂时关闭。在直播中,他多次情绪激动,泣不成声,表达了自己生意难以为继的困境,以及被围观的困扰使他无法正常工作。更严重的是,他的个人隐私也遭到了无端的侵犯。
此前淄博“鸭头小哥”店铺暂停营业
并非仅此一人,还有人称“鹅腿阿姨”的陈秀凤。她的烤鹅腿因北大清华的学生们争相购买而意外地变得名声大噪,成为了网络红人。然而,这位阿姨原本只是想安分守己地经营自己的小生意,却未曾想到,正是这种突如其来的名声,迫使她不得不暂时搁置了生意。
近期,一位兼职送外卖以抚养弟弟妹妹的95后女孩,她的辛酸经历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共鸣,并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一些企图借机炒作的品牌方,竟然直接前往她家门前,请求她帮忙推广产品。
流量带来的舆论压力同样让人感到呼吸困难。商家渴望利用网红的知名度来推销商品,但素人网红一旦开始推销产品,便常常遭受“追求利益”“只顾赚钱”的指责。然而,若他们拒绝商业合作,又可能迅速失去流量的支持,重新变得无人问津。
身处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他们做出何种抉择,都难以逃出被流量所裹挟的命运。
近期,有关寻亲网红解清帅利用其母亲患有抑郁症的事实在618购物节期间进行带货推广的行为引发争议,对此,他本人明确否认了这一指控,同时强调自己将继续从事直播带货工作,并提醒观众,若对此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不观看。
总的来说,对于那些不愿随波逐流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这一平台,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导权,迅速消除各种误解,防止谣言和恶意猜测的扩散。
网友们亦应对这些偶然成名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与敬意,避免盲目地围观,不随意发表评论,确保他们在面对汹涌的流量冲击时,依然能够保留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