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Prime Day即将迎来新一年的盛况,备受关注的年度大促会员日已经确定具体日期。据亚马逊官方公布,2025年的Prime会员日将于7月8日盛大开启,活动将持续至7月11日,届时全球的Prime会员将享受到长达96小时的购物优惠。

今年亚马逊会员日的活动首次延长至四天,这一变化为亚马逊的商家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众多商家对于这次的大型促销活动态度复杂,既有喜悦也有忧虑。尽管大促期间的流量非常可观,但各类成本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商家感到退缩。【如何在亚马逊Prime Day大促中降低成本并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7月份,Prime Day卖家备战会上,您可以与众多成功商家和行业同仁交流促销经验。】点击报名】

01

亚马逊会员日升级为4天

亚马逊官方透露,2025年的Prime会员日将从7月8日开始,并延续至7月11日,届时全球Prime会员将享受到长达96小时的购物优惠。这是Prime会员日活动首次延长至四天,此举不仅为全球Prime会员提供了更充裕的购物时长和数百万的优惠,同时也为全球卖家带来了扩大业务、增加销量的良机。

今年参与活动的国家与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日本、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新加坡、西班牙、瑞典、土耳其、美国和英国,它们的活动将于7月8日正式启动;而巴西、埃及、印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以及阿联酋的活动则安排在夏季的稍后时期进行。日本地区的早鸟优惠活动定于7月8日至10日展开,而正式的活动则会在7月11日至14日进行。

今年迎来了首次为期四天的大型促销活动,这一消息引起了众多卖家的关注。“会员日已经持续了四天,接下来的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或许还会延长。”“为期四天的促销活动已经展开,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的链接检查,以确保一切顺利进行。”“无论促销活动持续几天,我们只需分得一杯羹即可。”

亚马逊的一名销售者坦诚表示,延长大型促销活动的周期对于商家来说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加之今年活动周期显著延长,平台所提供的流量扶持或许也会相应增加。

《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研究》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Prime会员在今年的Prime Day购物活动期间选择了亚马逊平台,这一参与比例显著超过了去年的68%。与此同时,有高达41%的消费者预计,他们今年的消费金额将比去年有所增加。

该平台流量颇丰,然而,众多中小型商家受成本压力所迫,已陆续开始考虑退出市场。

审视一下我们设计的促销策略,就算只是尝尝鲜也足够了,可今年的报名费用还有那些优惠券的折扣确实太过高昂。今年亚马逊会员日的报名费和促销秒杀活动的费用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这直接导致了中小卖家的成本急剧上升。

那位商家透露,每逢会员专享日的宣传投入都十分可观,然而今年各类开销实在高昂,他或许会犹豫是否参与其中。尽管如此,鉴于会员日能吸引的庞大客流量,他内心又确实渴望借此机会清理库存。

统计数字表明,2023年的Prime Day期间,亚马逊Prime会员在全球范围内共购入了超过3.75亿件商品;进入2024年,Prime Day再度取得卓越成绩,荣登亚马逊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Prime Day榜单。

02

亚马逊新规严查赃物销售

亚马逊Prime Day为商家提供了拓宽国际市场、增加销售额的良机,然而商家们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合规要求,他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各种挑战。

近期,亚马逊美国站点发布了一则新的通告,宣布自2025年6月30日起,将正式推行一项全新的政策,该政策主要针对非法商品的销售行为。根据这一政策,商家必须构建一个能够追溯的、符合规定的供应链系统,这一系统需包括税务证明、供货商的资质证明、品牌授权文件、物流运输单据、采购合同以及库存记录等六大关键要素。

卖家必须确保提供在过去一年内详尽记录买卖双方信息和商品详细情况的增值税发票,供应商档案中必须包含企业名称、税务编号、经营场所等关键资料,销售授权品牌商品时还需出示完备的品牌授权文件,首段运输的提单或空运单必须与供应商提供的信息相吻合,采购协议中应具体说明商品规格、交易成本、交货条件,并且还需提交由ERP系统生成的商品进出库记录及库存状况的截图。

多方消息显示,亚马逊新出台的关于禁止非法物品的政策,主要针对近期美国国内动荡环境下,通过不同途径涌入其平台的“免费商品”。然而,该政策的公布立刻在卖家群体和行业内部引起了广泛讨论,讨论的核心集中在政策实施的具体环节、卖家面临的合规挑战以及平台在监管买卖双方行为时的平衡策略。

众多商家对“负责任采购”相关文件的审核标准表示出忧虑,特别是对发票及供应链透明度所要求的严格标准感到压力重重。同时,部分商家还担忧,如果平台不能明确界定并禁止这些模糊不清的操作,商家们将难以明确合规的界限,从而使得经营风险显著增加。

亚马逊的政策对于“赃物销售”的界限不够清晰,仅仅将“赃物”限定为“通过非法途径所得的商品”,却并未对“非法途径”的确切范围进行详细说明,因此,一些未经正规报关缴税的商品也可能被错误地归类为赃物。

此外,平台在后期操作中可能对店铺进行不定期清理,尤其是针对那些价格出现显著下滑的异常商品,若此类商品在审核过程中被触发,若卖家在72小时之内未能提交完整资料,通常面临店铺被封存的重大风险。

某3C产品热销专家强调:“以往或许能通过非正规途径购买零件进行组装后销售,但如今必须对供应链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否则一旦遭遇抽查,整个产品系列可能面临被撤架的危机。”此外,部分商家提出了疑问,例如二手书籍、唱片等特定类别的商品是否也需提供发票和供应链证明,这显然表明了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业内一位资深专家指出,随着Prime Day购物狂欢节的临近,卖家们应全面审视其产品供应链,对在售商品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无未完成清关的商品和来源不明的产品混入,并且需提前备齐亚马逊审核所需的相关文件,以避免在亚马逊的随机检查中处于不利地位。来源:雨果跨境,图片: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