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倒逼卖家优化产品

跨境电商行业的飞速进步带动了线上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及卖家服务的期待水涨船高,为了确保消费者享受到极致的购物体验,众多电商平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各展其能。

近期,该东南亚电商巨头公布了一则关键通告,明确指出越南站点将于2025年6月16日开始采用新型的产品质量负面评分指数(简称POR)来对平台商品的质量进行评定。与此同时,目前用于计算不良商品评级率的数据(即NRP)将在2025年6月15日之前停止应用,并完成相应的过渡工作。

更新产品质量负面评分值数 图源:

首先细说一下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POR)。

规定中明确指出,产品质量评分是基于消费者对产品实际使用感受所提供的评价,评分范围从1星到5星,并且需要附带文字评论以及图片或视频。此外,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POR)是指在本周内收到1星或2星评价的订单数量,占本周商品总销售量以及之前已售出但在本周内完成评估的订单总数的比例。

以一例说明,若A商家在本周内针对该商品,成功吸引了15位不同买家的订单,其中已有5位买家对该商品进行了评价,然而在这5位评价者中,有5位给出了1至2星的低分评价。据此计算,A商家本周该商品的质量不良评价率可按以下公式得出:5除以(15加5),再乘以100%,结果为25%。

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计算公式 图源:

需留意的是,目前计算不良商品评级率所依据的数据(NRP)是将商品质量得分、退货退款情况以及买家评价等多个指标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评估商品质量的参考标准;然而,现在却直接将商品质量与差评率相联系,这对卖家而言无疑将变得更加严格。

官方对此回应称,产品质量是增强消费者购物感受的关键因素,而新引入的产品质量不良评价比率将助力商家发现不足,增强品牌形象,进而推动平台内部持续发展。

另外,明确规定,从2025年6月23日开始,该平台将依据前一周周一至周日的用户评论信息,对全部产品的质量不良评分率进行更新调整,一旦产品的POR值达到或超过20%,相关商品将不得不被强制撤下架。

值得指出的是,产品质量的负面评分率信息对卖家是透明的,他们能够追踪到近期一周内评分率濒临违规标准的产品,并且能在“违规类型”这一栏中查阅已下架商品的详尽资料,以便进行相应的改进。这实际上也是不断优化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算法的根本目标,旨在促使卖家改进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自然,面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商家,平台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自2025年7月21日开始,若商家的产品中POR值超过20%的比例依然很高,他们将会受到扣分的处罚。一旦扣分过多,店铺的销售权限将被限制,同时,他们也将无法参与平台组织的各项活动。

不同违规级别的罚分标准 图源:

二、认真做产品才是王道

优质的产品是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对销售者的商品品质始终保持着严格的标准。

去年年中,菲律宾站点推出了新的规定,从2024年7月15日开始,平台将对那些因品质不佳而频繁获得一至两颗差评的商品进行隐藏或删除处理。这类商品一旦被隐藏,通常需等待至少一周时间方可重新展示。鉴于此,为了确保店铺业绩不受影响,我们提醒商家要抓紧时间提升产品质量,并积极与顾客沟通,妥善解决差评问题。

菲律宾隐藏差评过多产品 图源:菲律宾电商平台

今年四月,菲律宾的跨境店铺再度宣布,他们计划采用产品质量的负面评分率(POR)来评估商品品质,对于连续出现问题的卖家,他们将采取逐周递增的惩罚措施。

当然,无论身处哪个市场,“产品至上”的原则普遍适用。正因深刻理解这一点,众多电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都在不断强化力度,积极追求并引入更高品质的商品。

印度时尚电商在处理低质量商品方面态度坚决,任何评分持续低于3分(满分5分)的商品都将被立即撤下架。截至2024年初,该平台已将约20万件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从架上移除。

下架近20万种产品 图源:

非但如此,电商巨头亚马逊同样在积极推动卖家对产品进行改进,他们推出的“买家之声”功能通过红、橙、黄、青、绿五种颜色来反映不同产品的满意度等级。当商品评分为黄色(表示一般)、橙色(表示不合格)或红色(表示极差)时,这便是对卖家的一种警示,提示他们需采取措施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免差评率过高,进而导致产品被暂停销售。

亚马逊根据产品满意度进行分级 图源:

无疑,亚马逊等企业接连出台的监管措施为卖家带来了不少挑战,然而,这也为卖家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准创造了良机。对卖家来说,投入再多的广告也不及保证优质的产品质量,只有主动适应政策调整,努力增强顾客满意度,才能真正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